7月21日,首批帝亞一維新能源汽車從產地渭南高新區啟程發往越南。
8月24日,記者從渭南海關獲悉,由陜西帝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4臺新能源汽車整車已從廣西欽州港裝船出口越南,這是渭南市新能源汽車首次出口。至此,外貿“新三樣”——電動載人汽車、鋰電池、太陽能電池在渭南均已實現出口。2020年1月—2023年6月,我市“新三樣”出口總額4.3億元。
位于渭南高新區的陜西帝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,主要生產純電動乘用汽車。“今年,我國‘新三樣’在外貿市場備受歡迎,我們也抓住機遇,積極拓展國外市場,目前公司已獲得馬來西亞、越南、北美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訂單。”陜西帝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鋒說。
近年來,我市積極融入中歐班列(西安)集結中心建設和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建設,不斷搭建外貿服務發展平臺,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優化營商環境,提升渭南“一帶一路”支點地位和物流通道能級。截至目前,我市“新三樣”中,陜西拓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2020年至今已向俄羅斯出口太陽能電池總額2.2億元。天臣新能源(渭南)有限公司、陜西藍灣進平新能源有限公司自2022年至今已向英國、奧地利、哥倫比亞、韓國等多個國家出口鋰電池。
據悉,目前渭南“新三樣”企業均為新設民營企業,外貿發展方面普遍存在資金鏈短缺等問題。對此,渭南海關加快智慧海關建設,“云簽發”陜西首份檢驗檢疫證書,實現證書申領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,全面推廣證書自助打印和“智能審核”,助力企業紓困解難降成本。今年上半年,渭南海關簽發原產地證書379份,幫助企業享受關稅優惠1300余萬元。渭南海關關長李亞榮表示,將繼續支持高科技、高附加值、引領綠色轉型的“新三樣”企業發展,充分釋放加工貿易、保稅、進口稅收優惠等政策疊加效能,助力企業提質增效降成本。
“今年5月,在渭南海關的指導和監管下,我公司生產的貨值62.5萬元的3萬只鋰離子電池首次出口韓國,海關工作人員‘手把手’指導我們申領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原產地證書,8%的關稅直接降為零。”陜西藍灣進平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