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6日,在富平縣劉集鎮中心衛生院,渭南市首批殘疾人“渭馨港灣”服務站正式授牌運營,首批授牌的殘疾人“渭馨港灣”服務站有2家。
據了解,“渭馨港灣”是繼中國殘聯“陽光家園”及省殘聯“陜亮家園”殘疾人托養照護等個性化服務模式之后,打造的渭南市殘聯自創品牌。今年以來,市殘聯按照市委、市政府關于鄉村建設重點任務安排部署,瞄準農村重度殘疾人迫切的托養照護需求,深入調查研究,科學研判分析,在全市范圍內選定13個村(社區),充分整合農村幸福院、衛生院等現有資源,打造殘疾人“渭馨港灣”服務站,為長期生活在農村的重度肢體、輕度智力、輕度精神殘疾人,就近提供生活照料、康復訓練、心理輔導等專業托養照護服務。
“通過這種形式,不僅對現有的寄宿托養、日間照料、居家服務模式進行了補充,也徹底解決了村級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‘最后一公里’的問題。”市殘聯黨組書記、理事長蔣會海表示。
一人被托養、全家得解放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,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,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。深入開展殘疾人托養和照護服務工作,補上殘疾人公共服務短板,是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。截至目前,在渭南市18.4萬名持證殘疾人中,處于就業年齡段的重度肢體殘疾、智力精神殘疾人有2.88萬。
下一步,各縣(市、區)殘聯將進一步強化溝通協調,整合各類資源,加大資金投入,加強督導宣傳,緊盯時間節點,高質量推進殘疾人“渭馨港灣”建設工作,努力將其打造成為殘疾人康復的港灣、溫暖的家。